秘訣

「夢與記憶」系列創作_攝影師周墨的鏡頭運用心法揭祕!

在影像先行的時代,一張引人入勝的照片,往往是吸引你我目光的首要關鍵,無論是翻看雜誌、聆聽專輯,抑或瀏覽服裝品牌形象,許多時候照片不止於記錄,更是與文字、音樂相輔相成,營造氛圍、訴說故事的重要角色,快看周墨如何運 用與 α7R V 搭配的 FE 24-70 mm F2.8 GM II、FE 14 mm F1.8 GM 鏡頭,一探他如何氣定神閒地悠遊於創意裡,將腦中畫面於現實還原,揭祕專屬周墨的拍攝心法,翻開一張張魅力的照片背後,有著哪些美學視角堆疊!

周墨

台灣時尚攝影師,替眾多國際時尚媒體如《Vogue》《ELLE》《Bazaar》《Bella》拍攝雜誌封面。曾為攝影師江民仕的攝影助理,2015 年創立「周墨工作室」;工作室名稱取自兒子未來的名字,但後來大家都用周墨稱呼他,便在誤打誤撞下變成了自己的藝名。

Instagram|chou_mo_

Article Categories

Body Category
Lens Category

創作的發想:夢。如影隨形、夜夜籠罩的地下世界

似是無我,畫面裡卻全是他的自我反射,而造就那一幀幀極具美感及個人風格、又反映著所思所想畫面的作品,除了攝影師本身的才華巧思、拍攝視角與手法運用外,讓周墨具體而不失氛圍、細膩地還原「夢與記憶」的良器,便是出自Sony 的 α7R V 全片幅高解析度相機 ── 在他用 α7R V 呈現的世界裡,有黏稠、有醒目的紅、有若隱若現的紗,以及糾纏的線條,那些是「夢」,也是「記憶」

α7R V + FE 24-70mm F2.8 GM II | f/4.5, 1/125, ISO 2000
α7R V + FE 24-70mm F2.8 GM II | f/5, 1/125, ISO 2000

在創作的發想,這次使用的金屬尖刺型面具,一開始是想用來呈現在夢裡或記憶黏稠時有被扭曲的狀態,與美術設計碩麟討論後,就決定用 3D 列印方式製作,看到的當下實在非常喜歡!拍攝完我甚至決定把它收藏起來。

「錯亂紅線面具則是周墨模擬小時候寫錯字時用紅筆亂塗的感覺,看到實體面具做出來後更加真實、立體,那種感動是無法比擬的!」

α7R V + FE 24-70mm F2.8 GM II | f/5, 1/100, ISO 2000
7R V + FE 24-70mm F2.8 GM II | f/4.5, 1/125, ISO 2000

偶爾為之可以稍微放下心中的石頭,但若總是在不安的夢中徘徊,或許只有「面對」才是揭開夢境面紗、進而了解自己的方式 ── 對周墨而言,便是如此。

「你們會常反覆糾結在夢境裡嗎?雖然睡醒十幾分鐘後可能就忘記內容,但這七、八年來我幾乎夜夜都會做夢,直到現在都是。」醒來是一個世界,沉睡後又是另一個世界,然而周墨的夢境不僅彷彿沒有盡頭,他更形容那些畫面像劇集一樣,無形中持續擴張:「可能會出到第四季、第五季!而且通常都是比較可怕的情境,我常被嚇醒,再闔眼卻還是無縫接軌。」

"「有時我醒來,卻覺得自己好像剛跑完馬拉松,比睡前還要累。」— 周墨"

有別於絢麗而燦爛的夢境,讓周墨耿耿於懷的,總是些較為黑暗的內容,長期下來,他甚至歸納出一項特點 ── 夢裡總是遇到不同形式的關卡,而且每層關卡都有所束縛「像是需要逃跑的時候跑不動、想前往下個空間可是找不到門,或是在需要防衛自己時身邊沒有任何遮蔽物 ⋯⋯。」這些阻礙讓周墨在夢裡不那麼自由,但發現這些共通點,卻也讓周墨開始感到有趣,彷彿想向他透露些什麼生命道理;周墨坦言,直到現在他還是不知道解答,但也正因尋不著出口,這次發想創作、回歸自身時,他便把這如影子般始終跟隨著他的夢作為拍攝主題,將夢裡這些「關卡」在造型上以一片迷茫的網紗又或面具上扭曲又渴望流動等象徵形式呈現,試圖從一片淒寂中推敲端倪。

α7R V + FE 24-70mm F2.8 GM II | f/4.5, 1/125, ISO 2000

如何從記憶中找到靈感

和父親的對話與日常,都被黏在過去了,生活中讓周墨惦記在心上的,不只有夢境,還有關於父親的記憶。

人生總有這種時候,藏著不等於遺忘,想拚命找回、放大的,卻怎麼都記不起,記憶交織著歷練和所有相遇,卻不是每個人事物都能在腦海裡完好保存。

數年前,周墨的爸爸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病狀逐年明顯,前一分鐘話語剛落,下一秒轉瞬即忘,人們常喊著要把握、珍惜的當下,卻難以進駐周墨父親的記憶:他曾經熱愛聽音樂,從卡帶、CD 到 MP3 的時期都經歷過,但這幾年卻記不得新崛起的網路串流平台是什麼,甚至連過去熟悉也熱愛的木工、組裝技藝,也漸漸退化成空,不再能信手捻來。當過去變成現在,一切被動地停滯了。

α7R V + FE 24-70mm F2.8 GM II | f/5, 1/100, ISO 1000
α7R V + FE 24-70mm F2.8 GM II | f/5, 1/100, ISO 1000

「父親在診斷出有阿茲海默症後,這四年來漸進惡化,他的腦海再也無法隨著時間更新並保留新事物。而被黏住的不單是記憶,甚至是我們的對話過程也隨著他的記憶被黏在了過去某個時刻,好像再也沒辦法再往前了。」— 周墨

「可能這件事在這段時間很困擾我吧,在思考創作主題時,我問自己最常想到的事是什麼?答案就是爸爸。」對任何人而言,接受親人的改變都並非易事,「這種狀態難免導致家庭、親人間的摩擦,一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學習怎麼面對;我開始思考,爸爸罹病和夢境帶給我的感受很相似,都有種被困住了的感覺。」

α7R V+FE 24-70mm F2.8 GM II | f/5, 1/100, ISO 1000

創作拍攝前的規劃:「夢與記憶」的還原,精準捕捉每次低沉下墜與沾黏束縛

「在動作、肢體上,以『舞踏』這種傳統舞蹈重心比較低、力量被困在身體裡的扭曲感來發想,手部、腳、膝蓋彼此之間是黏在一起的。」這是周墨第一次與舞者盧瀅潔合作,為了更精準呈現想要的畫面,他花了許多時間事前溝通、引導,「以往我習慣讓模特兒、藝人自由發揮,但這次我特別在拍攝前就給瀅潔像是『黏稠』、『捆著』、『下墜』等詞彙,甚至找了舞踏的影片,希望可以帶出更多糾結的感覺。」無論是做夢時永無止境的墜落感,或是父親的記憶彷彿以直線下墜的速度消失,都從舞者的肢體及和場景的互動中,以更具美感卻不乏一絲陰鬱與憂愁的方式進一步詮釋。

而原先使用 Sony α7R III 的周墨,在這回升級成 α7R V 作為創作夥伴後,無論是拍攝當下的靈活運用、精準對焦,抑或是後期修調上,都擁有顯著升級的感受:「這次搭配拍攝的鏡頭是 Sony FE 24-70mm F2.8 GM IIFE 14 mm F1.8 GM,我認為新的握把設計使用起來比以前更扎實、更有回饋感,使用起來非常順手。」而總是習慣只以手持攜帶相機、無論室內或戶外拍攝都不習慣使用相機背帶的他,「輕便」自然也是挑選相機的重要考量之一, 「而且拍攝時常常需要一手拿相機、一手拿構成前景的小道具,之前都有點容易手痠,α7R V 就不太會有這種問題,以長時間拍攝來說很有感。

讓周墨可以心無旁騖地進行拍攝、完美捕捉腦中畫面的幫手,還有FE 24-70 mm F2.8 GM II、FE 14 mm F1.8 GM 鏡頭,它們不僅深刻影響著圖像畫質,更是營造畫面張力與構圖氛圍的關鍵。一向選用 Sony 最高級別 G Master 鏡頭的周墨,表示自己從拿起相機以來,最常使用的鏡頭焦段便是 24-70mm,原因不外乎遠近皆可相當實用,無論是想拉近距離拍攝細節或完整收納所有場景,24-70mm 涵蓋的焦段都能夠妥善發揮,「24-70mm 是拍攝人像最通用的鏡頭,偏廣角端或壓縮端都有很好的表現。想呈現人物本身的樣貌,像是這次舞者前彎、手腳都在地上的那張,就是用 24mm 捕捉比較完整的畫面;如果是近 cut,或者外景遇到比較複雜的街景,焦段就會用 35mm 或拉到 50mm、70mm 左右。」

鏡頭的光圈運用

以往拍攝需要調整光圈時,不少鏡頭都將光圈調整的設置歸屬到相機本身,FE 24-70 mm F2.8 GM II 卻再度搭載了光圈環,讓周墨和攝影助理們都感到相當方便,「雖然常常習慣了由相機調整設置,但從設計上來說這是很棒的事,回歸到初心般的設計,讓人也能很直覺地控制光圈;開啟刻度式轉盤後,在拍靜物時還會有觸感回饋,也同時配備了光圈鎖開關,避免不小心動到。」而 FE 24-70 mm F2.8 GM II 擁有絕美的 G Master 景深效果外,大光圈的 F2.8 散景更強化了特寫表現能力,並且在拍攝模特兒細部神情時,FE 24-70 mm F2.8 GM II 的絕佳近拍效能,能確保在焦段和所有對焦距離維持理想銳利度,也是讓周墨有顯著感受的益處:「以這次拍攝來說,近拍錯亂紅線面具那套時,在必須保護鏡頭不被面具戳到的前提下,能夠銳利且精確地拍攝模特的臉部,這部分也很有感!」

拍攝時焦段的運用以及挑選

此外,周墨說表示自己通常根據場景決定運用的焦段,基於自己的工作室攝影棚大小,他常不自覺地選用 24 mm 的廣角焦段拍攝,不只為了將團隊用心打造的美術場景全然呈現,「先遠拍再依需求裁近」也是一種相對保險的攝影手法:「通常我都習慣先拍廣再裁切,現在的鏡頭畫質其實都很足夠,不會擔心裁切後畫質變差,尤其 FE 24-70 mm F2.8 GM II 解析度已經可以比擬頂級定焦鏡頭,即便裁切後影像仍然十分清晰。」他還加碼分享,24 mm 廣角焦段在近拍時也常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像是模特兒帶著金屬尖刺型面具的臉部特寫照片便是以這個焦段玩味出有點意想不到的變形、不真實感,不妨嘗試看看。

「夢與記憶」創作中也使用了 FE 14 mm F1.8 GM 這顆超廣角定焦鏡頭,「這是我第一次使用 Sony 的超廣角鏡頭,加上這次主題又想帶出扭曲、痛苦、黏著的變形氛圍,這顆鏡頭就能派上用場。」除了焦段更廣之外,周墨也會採用各式各樣的角度與距離,讓超廣角鏡頭擁有多樣的拍攝效果。

「比如舞者身穿紅色綑綁服的近 cut ,我選擇用俯視角度增加變形的趣味,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張力。」— 周墨

以超廣角鏡頭營造強烈氛圍的同時,FE 14 mm F1.8 GM 能夠創造極致柔美的背景散景,且最近對焦距離僅 0.25m,讓人物扭曲感更顯突出;線性響應手動對焦設計,也讓周墨能輕鬆改變對焦焦距,在呈現張力之餘,亦能精準控制對焦。

α7R V + FE 14 mm F1.8 GM| f/5, 1/100, ISO 1000(此為 14 mm 超廣角定焦鏡之特殊拍攝效果)

「α7R V 大部分都能快速對焦,讓我在拍攝時能更專注於創作和構圖,不必擔心失焦或要追蹤很久,尤其在拍紅線面具時,在充滿遮蔽的情況下,還是滿多次都有對焦到眼睛,是非常準確、清楚的對焦框,不得不說真的滿厲害的!」— 周墨

作品常呈現十足張力的周墨,也會運用自身獨特的拍攝視角,在棚內前後穿梭,有時從俯瞰的角度捕捉,有時則趴身於地面帶出不同韻味。

而 α7R V 不只以 6100 萬像素的高畫質帶來犀利成像近年來頗為習慣看著螢幕取景拍攝的周墨,也誇讚 α7R V 配備的全新 4 軸多角度 LCD 螢幕將是能成就驚喜畫面的好幫手,讓他在拍攝時省力也省時:「雖然用觀景窗最快,但是一直長時間彎腰也對身體不太好,所以我主要都從 LCD 螢幕看畫面感,這台多角度翻轉螢幕可以讓我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角度,能更清楚如何處理構圖。」多元取景豐富了作品,卻也可能讓攝影師身體承受風險,妥善運用多角度螢幕,不僅解決了周墨的煩惱,呈現出來的畫面更能讓自身滿意,「使用 α7R V 時,我手舉高就能看到平常得站在椅子上才能有的視線,坐著也可以拍到像趴著的角度;還有偶爾我站在模特兒前面會擋到光,所以我得站在側邊、只用單手拿相機拍攝,這時多角度的翻轉螢幕就能幫上很多忙!」。

拿起相機刻意的練習吧!

成為專業攝影師數年來,周墨的風格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跟隨自身興趣及時代趨勢,不斷在學習中前進、嘗試,「過去曾流行英式攝影風格,影像偏柔美、色調溫暖,我會學;後來又有人形容我的風格很『侘寂』,簡約但濃烈。」直到這幾年,千禧年時期的趨勢再度流行,周墨也嘗試 Y2K 風格,「因為 Y2K 是我成長年代的事物,比較強烈、張揚而且有共鳴,讓我拍攝上的玩心也變得更強,開始用魚眼、超廣角等等鏡頭變化其中的趣味。」不排斥嘗試話題風潮,但周墨並非一味跟風,而是認真鑽研、消化,在疊加和取捨之間,端出屬於自己的上乘之作。

努力調適自我、習慣那些無法重拾的遺落,周墨以「創作拍攝」的方式,試圖面對這些對任何人而言都不好受的景況,因而有了這次系列作品中黏稠、扭曲、迷霧般的畫面,「對我來說『黏著』這個動詞,就像蒼蠅被黏在蒼蠅板上,牠想飛可是飛不走。比起刻、烙印等偏主動的形式,『黏』比較符合我看待自身夢境、父親記憶的心態。」具象化之後,面對這些無所適從,也許就可以不那麼害怕。

如今也作為人父的周墨,在辛勤讓兩個孩子無憂成長之餘,也因為有了原生家庭這面名為「遺落記憶」的鏡子,讓他更想為小孩創造與比自己兒時更豐富的經歷;與此同時,仍希望帶著父親一起前進。能夠走多遠還不知道,夢裡的障礙暫時突破不了,但當時間線不再處於同個軌道,或許也正因為有了這些羈絆,才讓透過周墨眼睛所投射的心境在相機裡凝結成了影像,如此寂靜、糾結卻動人。

Article Theme

我們想請求訪問您的地理位置,以便為您提供定制的體驗。請注意,您可以隨時通過瀏覽器設置撤回您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