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訣

戶外人像攝影創作 x 劉純興

Article Categories

戶外人像總是很難捕捉完美畫面,快跟著人像攝影師 Alex 根據以往拍攝人像的經驗,分享如何提升自己拍攝人像的能力的心得與技巧,輕鬆理解人像的技巧與特點,快拿起手邊相機,學習如何拍攝出更好的戶外人像攝影創作吧!

Profile picture of photographer Alex Liu

ALEX 劉純興

1988 年畢業於台灣復興美工,1996 年畢業於澳洲國立昆士蘭藝術學院‧格里菲斯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回台後致力於藝術創作,專長繪畫、美術與設計,2000年起進而轉向攝影領域,結合美術與攝影,發展出其個人獨特的影像風格。在台灣,以攝影人像為主要題材,其作品與技法影響廣大的攝影愛好者,為兩岸三地及華人區知名攝影講師與創作攝影師,在港、澳、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攝影圈具影響力。

Instagram|@alexliu881
FB@alexliu

在人像攝影的範疇裡,有很多不同的面向。

包括人文人像、商業人像攝影…等等。舉凡跟人有關係的主題都列入人像攝影的領域裡。不過一般我們所理解或時下所流行的攝影文化,對於戶外人像攝影的認知,有點像是人像戶外擺拍。以下簡單說明並將人像攝影分類,讓大家理解它的技巧與特點。

這一批作品是我近期的創作,從中發現對於光線的應用以及風格的設定,在人像攝影的基礎上,有著多樣的變化。

器材部分,我用的是:Sony α1 以及 SEL2470GM2,強調對焦能力與速度、顏色呈現與細節還原。我讓器材幫我捕捉細節與色彩,快速精準的對焦,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影像的結構與觀察人物的動態,來決定快門時機點。所以我使用 Sony α1 以及 SEL2470GM2 這個令人信賴的組合。

我把戶外人像攝影分成三種,一是旅行的紀錄,紀錄光影、環境以及旅行中的新鮮事物。第二種是心裡所想的畫面,藉由控制光線與營造氛圍,達到腦海中的畫面。第三種則是經過設計的擺拍。這三種都依靠你對攝影的敏感度,包括了對環境、光影與事物的判斷與應用,進而達到不只是記錄,而是創作的境界。

旅行中的光影人像

第一種旅行紀錄是最簡單實用的攝影應用,也是眾多攝影愛好者學攝影的目的。幫家人留下最好的旅行紀錄,而不是到此一遊的影像。

例如下面這是我以人像攝影為主題前往清邁取景的作品。地點是清邁的白廟,也是最難拍攝的地點,原因是太多人了。所以在拍攝時人物以倒著走的方式模擬往前走的樣子,而我在拍攝時也利用人物去遮擋後面的人群。第二點,選擇光線的應用。白廟門口面向的方位,上午會面向陽光,當天早上拍攝時絕大部分都是光線照射區域。如果是下午拍攝,可能會是大面積的陰影與逆光呢!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00, F2.8, 1/5000s, 24mm

在柴迪龍寺的照片,引導人物從門口走出來,我站在馬路對面,在車水馬龍的狀況下捕捉到沒有車輛干擾的畫面。這張的重點,人物是點景的作用,在大景的狀況下,紀錄了這寺廟門的細節、顏色與光影。以人帶景或人點景的方式紀錄。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60, F2.8, 1/2000s, 36mm

類似的畫面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用攝影的觀點去看,它就是普通無趣的。不過在按下快門之前,你是否可以引導人物走進這個光影之間呢?

另一種想法是,所謂人帶景的照片,即使把人物拿掉,依然會是一張好的風景攝影。若單純以風景攝影的眼光來看,光影交錯的建築物就是很好的取景目標。

不過卻也可以應用人像攝影的手法,讓人物在環境裡描寫周遭景物的比例、時間以及結構。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60, F2.8, 1/4000s, 44mm

人像攝影不一定要以人物為主,或把人拍滿才是人像攝影。以這張為例,電話亭幾乎佔滿超過一半的畫面,人物卻是小小的?

這畫面重點在影像的結構與分割,把賓與主關係、疏與密的狀況作分布。並讓主要光線照映在人身上。

利用環境與光線的效果以及你的眼光重新組合一張屬於你的攝影,而不會只有人物。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60, F2.8, 1/2500s, 70mm

這張是典型的逆光取景。有時抵達拍攝點未必能有完美的光線布局。藍廟就是例子,比起白廟,它的方位符合拍攝角度,但是藍廟卻是大逆光。

如果你針對人物測光與拍攝,會發現天空過曝、人物邊緣也會過度曝光。

當沒有其他輔助工具時,要針對亮部測光,然後再以 RAW 檔調整。否則當下只能妥協光的方位與效果。

RAW 檔所保留的細節非常好,只要在暗部提升明度,就可以得到一張光線分布均衡的影像。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00, F2.8, 1/2500s, 24mm (原始JPG檔)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00, F2.8, 1/2500s, 24mm (RAW檔調整後輸出)

戶外閃燈應用創作

二種戶外人像攝影是用人工光線重新營造。

以下這組照片是在即將下雨的午後,陽光沒有這麼強烈,天空布滿烏雲,但遠方卻有陽光從雲層中破出。很有意境的環境與氣氛。如果這時為了保留環境光,人物勢必會非常暗或曝光不足。而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補光工具,或加入造光的技巧更能把閃燈的應用完整表述。

以這樣的拍攝條件,若是標準曝光,整體效果可能不如預期,因此準確的曝光,未必是最好的方式。我的作法是:先將快門調整到 1/160,也就是這台相機的閃燈同步快門。接下來把閃燈擺到確認的地點,然後確認哪一個閃燈的出力是你想要的。曝光過度,將閃燈的出力縮小,不足的話再將閃燈的出力加強。一來一往之間,你可以用肉眼視覺去判斷想要的曝光值。以下的照片就是這樣拍出來的。以此拍攝手法,不用妥協光線強弱,而是自己可以營造。另一方面,這樣所獲得的畫質與細節會更加豐富。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00, F16, 1/160s, 24mm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00, F16, 1/160s, 24mm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00, F16, 1/160s, 24mm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100, F16, 1/160s, 24mm

編導式人像攝影

第三種我稱之為編導式的攝影。

環境選擇、人物服裝、燈光設計以及人物的引導,都在你的設計與引導下完成。這是台灣很流行的人像外拍的模式(創作外拍)。這就像是編導一部電影,以靜態畫面來陳述影像。下面照片是在新竹香山的樹林所拍攝。植物非常茂密,不太受陽光影響,所以可以利用閃燈在樹林裡營造陽光的方向與強度,讓畫面細節、色彩更豐富。現場還放煙霧,營造霧氣與深山森林裡的感覺。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80, F5.6, 1/160s, 24mm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 80, F5.6, 1/160s, 24mm

後期製作加強彩度與光的效果質感。在軟體的亮暗調整之間,如同素描效果,局部凸顯細節。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80, F11, 1/160s, 24mm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80, F11, 1/160s, 24mm

這一組也是 Sony 數位教室的外拍課程的創作攝影。外拍創作要先知道想表達的主要目標或使用元素。比如利用鏡子作為主軸,表述虛實景象,更應用閃燈技巧。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80, F18, 1/160s, 24mm
α1 + FE 24-70mm F2.8 GM II|ISO80, F18, 1/160s, 24mm

以上面兩組照片為例,一根鋼管就是力量的來源,不過最重要的是引導人物的姿態。

例如白色組,是將鋼管立好之後,可以動的只有手與腳,再來就是閃燈與陽光造成強烈的壓光效果。所以動作的引導強化了影像張力。黑色組則是將鋼管插入沙地後,讓重心在手上然後往前傾,瞬間將腿收起時,按下快門。

不論是樹林的煙氣、鏡子所呈現的超現實或鋼管所帶來的張力與力量,都是人像創作的應用,讓人像外拍攝影更加有趣與變化的方式。

Article Theme

我們想請求訪問您的地理位置,以便為您提供定制的體驗。請注意,您可以隨時通過瀏覽器設置撤回您的同意。